《太空歌剧院》 AI天生
2022年8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场美术比赛中,一幅名叫《太空歌剧院》的作品拿下了大赛的“数字艺术”大奖。然而,这幅图并非完备出自人类之手,而是由一名39岁的游戏公司老板艾伦利用AI(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创作的。
这过程大略地说便是“文本天生图像”。AI打通了“笔墨输入-图像天生”的分类模型,同时用大量的已有图像来“演习”画画能力。例如对应关键词“人”和“山峰”,AI已经看过了中国画、油画、漫画中的几十万座山峰、上亿个人物;然后利用者给出哀求:“一个面对山峰沉思的人。”AI就会调动学习到的知识,从“看过”的山峰和人物中随机挑选元素,运行神经网络,根据给定的风格进行改动,随机组合成作品,然后逐步细化哀求、调度关键词,经由数百轮不断改动,风格确立,细节明晰,终极形成在审美上与人类履历与知识高度同等的成品。
《太空歌剧院》正是艾伦用了一个月韶光反复修正关键词,终极还借助别的软件进行了调度,终极才从上百张AI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参赛作品。
随着程序开源、算力进步,功能强大的AI绘画工具不断推出,一个普通人只需输入一些提示词,就能让AI在几秒之内完成一幅专业级画作。在B站乃至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视频创作类型,即由AI为歌曲的每一句歌词作画。由此,人们开始谈论“画师失落业”等话题。
实在,那一天还很远,作品的艺术基调、内容表达、风格等还是由人敲定的;要达到《太空歌剧院》这般品质,人的参与不可或缺。
不过,对付一些可流水线生产、可复制性极强的内容,AI绘画的高效率可谓无敌。更主要的是AI绘画工具给人们供应自主作画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版权问题。
随着《太空歌剧院》问世,AI绘画的风头一时无两,俨然压过了AI写作。
实在AI写作比AI绘画面世得早,关于AI将取代笔墨事情者的谈论一贯存在。“快笔小新”“彩云小梦”“九歌”“小冰”机器人等AI案例已经火过一轮。听说,“快笔小新”3至5秒可出一篇完全稿子;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AI“小冰”,2760个小时写了一万多首诗。一样平常认为,AI写体育赛事新闻、股市证券新闻,比人来得快,缺陷也不明显。
但是,AI写作要延伸到其他领域,就比较困难了。一是文章质量参差不齐,AI天生的文章不乏病句、错别字、逻辑混乱等缺点,而且内容同质化严重;二是一些深度、高质量内容,AI写作机器无法独立完成;三是AI写作与“洗稿”之间的标准难以界定,存在版权争议。
就在《太空歌剧院》引领AI绘画异军突起,人们险些淡忘AI写作之时,仅仅相隔两个月,ChatGPT横空出世了。
AI“胡说”令谷歌股价大跌
2022年11月30日,OpenAI发布了名为ChatGPT的超级AI对话模型,上线仅五天,注册用户数打破100万;今年1月末,ChatGPT的月活用户数破亿,成为史上用户数增长最快的消费者运用。
与ChatGPT类似的谈天机器人程序不少,但都没有如ChatGPT一样平常火爆,缘故原由之一便是技能进步导致ChatGPT的“泛用性”更强,相较于紧张基于规则学习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谈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仅靠其本身就可以完成翻译、编程等专业任务。它不仅可以清晰地理解用户的问题,还能犹如人类一样平常流畅地回答用户的问题,能够模拟各种风格和口吻,完成一些繁芜任务,包括按照特定文风撰写诗歌、假扮特定角色对话、修正缺点代码等。
ChatGPT推出后,其强大的笔墨撰写能力得到了学生群体的青睐,被用作完成论文。迄今为止,美国、英国等国多所高校已明令禁止学生在校内利用ChatGPT。美国《科学》杂志近期也揭橥声明,称不接管利用ChatGPT天生的投稿论文,ChatGPT也不可以作为论文合著者涌现。中国一些学术期刊也已作出类似规定。
ChatGPT很故意思的一个地方,是它具备一些人类特质,例如调皮、技巧、认错等等。
有网民问它“5+2=?”“7。”“我妻子说即是8。”“您的妻子错了。”“我的妻子永久精确。”“不好意思,我只是个人工智能,大概您妻子才是精确的,5+2=8。”
有时候,它还会“不苟言笑地胡说八道”,有人要它续写《红楼梦》,它会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生了个儿子叫“贾宝钗”;问它东京奥运会金牌榜,它也胡诌了一个。不过,假如进一步追问,它常日都能说对。
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认为:“有人用ChatGPT写了书、论文,有人用ChatGPT只能寒暄几句谈天。利用ChatGPT须要技巧。”
调皮、机警、吹牛,这种特质确实有点像人,这也是和ChatGPT谈天的一个乐趣,不像机器那么冷冰冰、生硬刻板。但是,在须要“绝对准确”的地方,比如科学知识领域,AI一旦胡说八道,结果可能是灾害性的。
ChatGPT面市后,众IT巨子纷纭亮出竞品。谷歌也公布了旗下社交机器人Bard的演示视频,有用户提问,“韦伯太空望远镜有哪些新创造,可以讲给我9岁的孩子听?”Bard给出的答案中有一条写道:“拍摄了第一张太阳系生手星的照片。”
这一回答迅速遭到天文学家质疑,首个直接成像的太阳系生手星是在2004年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拍摄的。这次“翻车”令谷歌母公司股价大跌7.68%,市值蒸发超1000亿美元。
谷歌这次意外,更像是机器人的知识库出了问题,而不是机器人在“发神经”。
“开挂”源于机器神经网络
话说回来,为什么机器人变聪明了就会“胡说八道”呢?
2019年夏天,在广州环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期间采访了特伦斯·谢诺夫斯基,他是天下十大AI科学家之一,美国四大国家学院(国家科学院、国家医学院、国家工程院、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仅3位在世的“四院院士”之一。正是以他为代表的一批美国科技界“少数派”,在几十年间改变了人工智能的大方向,奠定了今日“深度学习”的格局,才有了能打败围棋冠军、能做人脸识别、能翻译措辞的AI。
1956年,在美国一次学术会议上正式涌现了“人工智能”这个术语。此后,人工智能研究界的主流思维是“为每一个问题写一个程序”,逻辑上这无懈可击,实践中,按照这种思路,如果想让电脑识别“杯子”,那就要把所有的杯子特色都输入进去才行,不仅须要大量劳动,而且某些运用永久不可能实现。
少数派想考试测验另一条路,他们想从生物的角度展开研究。他们把稳到,哪怕是一些低级生物,也在进化中发展出了强大的能力,这当中彷佛没有逻辑可言,但便是很强大。特伦斯·谢诺夫斯基是这些人中的一个,1978年他得到物理学博士,去哈佛大学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后。这期间,他决定三年不碰电脑,不想物理,让自己拥抱生物学的天下不雅观,去研究鲨鱼、蜗牛和牛蛙,去思考细胞、神经元、大脑等问题。
之后,到了1986年,他和杰夫里·辛顿(图灵奖得到者之一)一起开拓出了玻尔兹曼机,把神经网络带入到研究与运用的热潮,将“深度学习”变成了核心技能。但是“深度学习”饱受争议,2017年,一位得奖的谷歌科学家仍旧说深度学习缺少严谨性,是“炼金术”。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深度学习在根本理论上仍旧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一个清晰明快的数学构造来揭秘它。人们把各种数据丢进去,运用到各种场景,考试测验各种算法,然后看看会出来什么结果,确实有点像“炼金术”,此时5+2真的不一定即是7。
海内一群程序员在谈论ChatGPT的时候也说,这便是个大黑箱,扔进去一句话,根本不知道出来的是什么。
特伦斯见告:“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有两个方向,两个方向同等主要。当人类感到饥饿的时候,他会去探索,他在A地创造了苹果,这很好;但是可能在B地会创造鱼,这更好,这时须要选择,是留下来吃苹果,还是去探求可能的鱼?如果以数据为线索,就相称于利用已有的上风资源,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去探索更多的领域,就可能后进,错过B地的更好资源。以是,不仅要开拓现有的资源,还须要精良的研究职员去探索算法。”
又问:“关于人工智能,美国科技界是否在多个方向上布局?”
特伦斯答:“是的,由于我们不知道哪个方向是对的,以是在多个方向上探索。美国的特点是从下至上,很多企业家、公司和机构在不同的领域下注。”
那次,特伦斯讲了一个故事:有公司供应这样的做事,如果皮肤病患者将患处拍照发到他们平台,他们的AI系统就可以帮助判断是否良性。有一个女子,看到男朋友背上长了一些东西,就随手拍了照片发过去,没想到便是恶性的。由于及时就诊,这女子救了男朋友一命,公司收费才29美元。
AI可以下棋、画画、写文章,还可以救人一命,AI如此强大又如此可爱,即便它有时候胡说八道,我们也必须拥抱AI。
(长江日报李煦)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运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