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到这个问题,最近大家该当都有话可说……或者无话可说,一张截图、两位飘红的数字、三天内不见降水的预报,足以解释统统。

以是嘘寒问暖就不必了,让我们开门见山——这次的一派,我们请来了成员遍布全国各地的少数派编辑部,让他们聊聊自己最近都在用什么 app 看景象

P.S. 你用什么看景象呢?欢迎来一派一起晒图分享(带上温度的那种)。

@克莱德:不喜好打开景象运用

如果没有主界面,那就不存在好不好看、颜值高不高的问题。
以是之前用过好几款景象 app,主打的都是那种不须要打开 app、只会通过关照提醒你要不要带伞的爽快体验——但比较遗憾的是,要不要带伞、来日诰日比本日冷还是热这种描述,并不能知足重庆人对景象的关注。

少数派编辑都用什么 app 看气候

但这也并不虞味着我们没得选。
关照不足用,我们还有小组件。
在 Android 平台上,我个人一贯在用的实在是之前某期派评推举过的 Glance Weather。

Glance Weather 的小组件

Glance Weather 是一款环绕小组件打造的景象运用,它将温度、降水、风力以及景象状况用韶光轴的办法排列组合起来,主打的是那种「一瞥式」的景象信息获取体验。
Glance Weather 就像一扇开在主屏的小窗户,最左侧是当前的气温或体感温度,右侧除了温度走向等信息,还用大略直接的背景颜色提示着接下来的景象状况和日间、黑夜范围(日出日落韶光)。
刚刚利用时可能须要一段韶光的学习、适应才能看明白图表内容,熟习之后就真的只须要一瞥了——本日太阳落山前最高 44 度还有烫脸的微风,如果不是 xooos 来重庆驻唱我一定不会出门的。

图例与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派评推举 Glance Weather 的时候不少人都反馈说有海内无法搜索地点查询位置的问题,向开拓者反馈后确认是由于部分海内定制系统搭载的 Google 做事不完全所致。
后续更新的版本中,开拓者为这部分用户新增了备用的定位做事,现在即便在 One UI 这种残障系统上也能正常利用啦。

至于景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从前我也想很多人那样纠结过,后来仔细一想,44 度和 41 度对重庆人来说差异真的大吗?只要它不在烈日下见告我现在正不才雨,些许的温度数据差异并不影响生产、生活活动参考,在我看来都是能接管的——以是在将 Glance Weather 的小组件放上桌面后,我顺手关掉了 At A Glance 自带的景象数据。

@Kiririn:一句话能看懂的好天气

用高情商的论调来说,我对景象 app 的哀求是大略、直不雅观、可视化,最好能用一句话就见告我本日是更冷还是更热;用低情商的说法则是,现在的景象 app 总是摆出一大堆的参考数据,脑筋不大灵光的我是一点都看不懂——好在,和风尚象办理了我对地球生态提出的终极问题。

与大多数景象 app 不同,和风尚象为用户呈现的第一屏中包含的信息极其大略,大多数用户只需关注主页下方「一句话」即可,不必再绕着各种的数字原地打转。

和风尚象的「一句话」紧张由四部分构成:今日景象、与昨日体感温度之比、当前气温,以及空气质量。
简大略单的二十几个字就足以为日常出行和安排供应足够的参考建议,我认为个中最有用的一项便是「比昨天热 / 冷到何种程度」,只要看一眼就能明白如何调度穿搭,比所谓的穿衣指数要直不雅观多了。

除了主打的「一句话」之外,和风尚象的基本功也做得不错。
作为海内有名度较高的气候做事供应商之一,和风尚象紧张利用 AI 算法整合多个气候数据源,进而得出相对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报告,而且这些气候报告都可以通过主页的动态舆图实时呈现(切换图层需订阅 Pro 版本),这些报告涵盖多个方面,能够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供应实时的气候参考;对付想要学习干系知识的用户,和风尚象也是一个不错的赞助工具。

总的来说,和风尚象是一个「深入浅出」式的景象 app,它的名贵之处在于将繁芜多变的气候系统以最大略直不雅观的办法呈现给每一个用户,险些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取到自己须要的信息。

价格方面,和风尚象免费版的功能完备够用,Pro 版本 5 元每月和 50 元每年的订阅价格也堪称良心。
如果有动手能力,和风尚象乃至供应了包括景象 SDK、API、插件和代码库的完全开拓文档,以帮助开拓者将其快速支配到各种运用和网站,或直接构建自己的景象 app。

@路中南:下面我就大略聊三个 App

实在景象这种运用特殊适宜开拓者们上手磨炼,以是打开 F-Droid 搜索关键字就能找到不少开源的 Android 景象运用,一番试用下来,我看上了个中两款。
首先便是由国人开拓者王大爷开拓的几何景象,这款运用集都雅与优雅一体,达到了「光靠截图就能让朋友问一嘴这是什么运用」级别,同时针对海内用户知心肠增加了彩云景象的数据源,比较许多洋品牌更靠谱一些。

小组件样式

值得一提的是,几何景象对付 Android 新功能的利用相称卖力:13 种可选的桌面小组件风格、利用系统接供词授与当地景象符合的动态壁纸等,从综合体验来看,几何景象是我最让我满意的 Android 景象运用。

主界面与动态壁纸

然而,出于对 Weather Line 这种呈现形式的喜好,我还想推举 AF Weather Widget 这款开源运用:它没有所谓的「运用本体」,它的目的便是为了呈现景象桌面小组件。
它的毛病有很多,包括复古设计、不精准的外洋数据源、组件不显示更新韶光等等,但它是能够让我解锁手机的第一眼就能直不雅观感想熏染到未来几小时景象的运用:

小组件与界面设置

AF Weather Widget 在 UI 设计上给了用户较高的自由度,或许精心设计一番能够呈现不错的视觉效果。
如果你和我一样

第三款运用我想聊聊 iOS 上的彩云景象。
如果说 Apple 的伟大之处,我可能首先会讴歌它通过包装和简化接口的办法,拉高了运用质量的最低水平。
彩云景象的主运用界面所坚持采取的设计,是与任何当代系统割裂的复古设计,哪怕只是短短几秒钟的不雅观看,都会愧于为何自己的视觉功能被这样恶意利用。

小组件

但是,彩云景象的小组件设计又让我以为,哪怕不打开运用本体,就这样永久通过这样一个方块理解景象,也是不错的选择,且彩云本身的景象预警、对降雨的高度精准预测功能,比较自带景象也是一个亮点。

@P147YH5U:野 兽 美 学

当编辑部第一次关照要我写怎么看景象的时候,实在我是谢绝的。
由于我虽然什么景象运用都见过,但平时自己基本不关心景象(室温达到 29 度以上我才会想到开空调这回事)。
你不能叫我看,我就立时去看,截个图加上好多绝技,出来读者一定会骂我。

但再一想,我确实不怎么看景象,但不代表用不到景象数据。
作为一个没事喜好折腾自动化、写点山寨脚本的人,若何最大略地通过程序办法得到景象信息,是我持续关注的课题。
其余,我也有点信奉纯文本美学(unixp0rn!),能用终端快速完事的任务,就

wttr.in 知足了以上两种须要。

怎么用?很大略,紧张靠卷(curl)。

请打开终端,输入 curl wttr.in。

惊不惊喜,意不虞外?

不过,在不加参数的情形下,wttr.in 通过 IP 地址来判断你的所在地,这可能是不太准确的。
比如上图中,我住处的 IP 就被漂移到了隔壁广州。

但没紧要,wttr.in 支持的地点格式非常丰富:

拼音?当然:wttr.in/beijing区和街道?用加号代替空格就行:wttr.in/pudong+shanghai去机场?它比你跑得快:wttr.in/SZX

对了,虽然这里洋文好的人多得很,但只要你高兴,也可以让它识汉字、说汉语:zh.wttr.in/合肥。

A M A Z I N G.

如果你用惯了当代的景象 app,可能以为这还是太土。

——有本事你画条温度曲线啊?

——吼啊。
v2.wttr.in/hongkong。

当然,如果只能在终端里画个字符画,那 wttr.in 的利用场景也比较有限。

但如开头所说,wttr.in 吸引我的一大代价,在于它可以非常灵巧地定制输出格式,从而适用于各种脚本和自动化场景:只要在常规地址之后加上 ?format= 和所需的格式代码,就可以直接得到相应的输出:

$ curl "wttr.in/shenzhen?format=1"> ⛅️ +31°C$ curl "wttr.in/shenzhen?format=%C+%t+%p\n"> Light rain shower, rain shower +30°C 1.5mm$ echo "现在的紫外线指数是:" $(curl -s "wttr.in/shenzhen?format=%u\n")> 现在的紫外线指数是: 7

利用这个功能,很随意马虎就能在终端状态栏(借助 tmux 等)、Mac 菜单栏(借助 SwiftBar 等)位置显示任意格式的景象信息。
更多详细用法可以到 wttr.in/:help 和 GitHub 项目页面理解。

此外,自动化爱好者可能更偏好序列化的输出结果,那么可以地址后面加上 ?format=j1 得到 JSON:

可以说是良心到上天了。

说到上天……wttr.in/moon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啊老铁们。

PS:数据源方面,wttr.in 利用的是 WorldWeatherOnline,这是一家位于英国的气候做事,利用自己的模型根据多个来源的数据天生预报。
我没有条件判断它的数据有多么准确,但根据利用履历至少是可接管的,能够胜任自动化场景中精确哀求不太严苛的需求,例如理解大致的温度范围和降水概率。
(根据一项针对 17 种预报做事在 2017—2020 年间表现的第三方研究 [PDF],WorldWeatherOnline 的准确度在除 The Weather Channel 外的做事中处于中上水平。

PPS:上面的每个命令都可以点击打开网页版,每一张截图都是通过在网址末了加上 .png 直接天生的。
不客气。

@广陵止息:原生的总是最好的

看起来非常夸年夜的温差,实际上是换季的日常

生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我,一到夏冬两季的换季,就会被可能超过 15 摄氏度的温差「击倒」,以是我非常依赖于景象运用。
今年非常酷热的夏季,也被迫让我依然每天对着景象运用,算着景象什么时候能凉下来不用每天都开着空调

而我的选择是 iOS 系统都会自带的「景象」运用,没别的情由,纯挚大略易用、设置不花哨。
点开便是一个大大的温度,背景则是当前的景象情形,全体界面非常直不雅观,非常符合这类工具类运用用完即走的特性。
而在更新了主屏幕小部件特性往后,景象的桌面小部件依然秉持着这一点,乃至于我打开 App 的次数都少了很多。

当然景象运用还能显示更为繁芜且全面的信息,比如:空气质量、每小时的景象预测与回顾等等信息,对我来说想要看个其他什么和蔼象有关的信息依然只须要点开内置的景象软件就好了。
尤其是一开始提到的「夏冬两季」的换季期,没有这样丰富且直不雅观的图表,第二天十有八九就会穿错衣服。

当然除了软件本身好用不提,和 iOS 或者说和 Apple 生态系统紧密结合则是它另一个上风。
小到 Hey Siri,大到写一个捷径引用景象信息,「景象」模块总能用最大略的办法返回景象信息,不用去找第三方的景象 API,也不用纠结到底哪一个数听说得更准。

说到数据准不准,我觉得很难说的上是准,在收购 Dark Weather 以前,Apple 的景象利用的是 The Weather Channel 的数据,一到夏天我们这里就永久只会显示雷暴景象;而在收购 Dark Weather 往后虽然不再见再像以前一样一贯显示雷暴了,但依然有改进的空间。

除了景象,我手机上还会准备一个彩云景象 Pro,用于吸收降雨信息。
实在彩云景象本身信息准确度还挺高的,而且上面南哥也提到了他的小部件不仅好看也挺好用的,但一旦我想通过它看点景象的详细情形,就很难称得上好用了,基本上都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

@北鸮:好天气,大声骂

大部分的韶光里我用的都是原生的景象运用,由于原朝气象小部件适配看起来最舒畅,而我每天查景象的方法基本就两个:手机主屏,问 Siri/Bixby,基本不会打开运用本体。
只有一种状况除外——如果当天的景象烂到底了,太热、太冷、下大雨落大雪,搞得我没办法出门,我才会打开景象运用截图准备分享。

很多年前,我写文推举过 Authentic Weather。
这款功能大略但脾气火爆的景象运用在几年前的某天溘然停滞了运营。
丧失落了这份乐趣来源的我在最近才找到了替代品。
HumorCast 和 FuWeather 算得上这款运用的精神续作,我分别在 iPhone 和 Flip3 上装了它们俩,在成都这种连发六个确认赤色高温预警的日子里非常好用。

运用的功能非常大略,便是显示目前的景象,然后加上一句评语。
两个运用各有各的缺陷,HumorCast 的功能过于大略,也没有设计小组件,这么适宜放在首页 Widget 的运用没做适配非常可惜。
FuWeather 的界面过于大略,Widget 也设计得不足都雅,整体有非常强的功能取向——但这运用本来功能也便是打趣和分享,没什么设计觉得还是不太对味的。
就外不雅观而言,二者都比不太上曾经的 Authentic Weather。

FuWeather 的可定制项不少,最亮眼确当属根据你对温度的感知调度语气,如果你以为 30 度不算热,那可以把温度文本的滑块拉高,也可以设定是根据体感温度写评语还是根据实际温度写评语。
不过放在这种体感 40 度的景象,滑块拉到头也还是被嘲讽就对了。